以教育訓練與應變演練 談成大醫院的火災預防

字級

何建良

依據醫策會台灣病安通報系統的統計,在醫院的公共意外事件中,火災事件高居第二,每年約有140-160起事件發生。

 

醫院有別於一般場域,火災的發生不僅會產生大量傷患,也可能造成設備失效,再加上急症,行動不便,以及需要仰賴醫療器材維生等諸多避難弱勢族群,若在火災發生第一時間,緊急應變系統無法及時發揮功效、疏散臥床病人演練不確實、或動線不佳等因素,就可能會造成重大的生命財產的損失,近幾年發生的許多醫院、護理之家的火災致死案件都付出相當慘痛的代價。

 

成大醫院為了保障院內人員安全,每年召集相關單位進行危害風險評估,採用危害脆弱度分析(Hazard Vulnerability Analysis, HVA),評估院內可能發生的危害、計算風險分數後排序,將結果分為高、中、低不同風險程度,進而採取適當地防範措施。經同仁以危害脆弱度分析評估後,將火災列為高風險災害。

 

災害階段管理:預防為首要防線

災害管理可以分為平時預防、災前準備、災中應變與災後復原四個階段。為了避免火災造成重大災害,醫院就火災預防階段藉由辦理教育訓練、應變演練及檢視修訂應變計畫等措施,以有效預防火災,讓員工在面對火災時能快速、有效的應對。

 

教育訓練:深化火災預防概念

為了讓新進員工能及早了解醫院火災的預防與應變措施,每位新進員工都需要接受基本消防安全教育訓練,包含火災通報程序及火災應變知識等。

對在職員工,成大醫院也會每年辦理消防設備操作訓練,提升員工對消防設備操作上的熟悉度,包括使用滅火器、連接消防栓水帶等基本技能,並且因應醫院各單位的工作作息,設計不同時間之訓練場次,以確保所有員工都可接受到消防設備操作訓練,已具備操作滅火設備的技能。此外,每年醫院也會邀請轄區消防分隊或緊急應變專家,進行火災防範知識講座。講授火災發生時人員之因應作為,滅火、通報、避難引導等任務執行,以提升員工的火災應變能力。

 

應變演練:熟悉火災應變流程

醫院也透過火災演練來加強災害應變的韌性,增加每位員工熟悉應變流程的機會。

 

由於醫院火災多半發生於夜班值班人力稀少的時段,加上醫院內多為行動不便、臥床或困難移動的病人,藉由每年辦理全院性火災演練,模擬夜班時段手術室、加護病房等特殊單位發生火災時,現場人員的因應方式,並結合院內跨單位的人力支援與物資補給,實際模擬火災狀況整體動員的情境。在演練時亦邀請當地衛生主管機關、轄區消防局及相關業界緊急應變專家來院一同參與及評核,收集各方專家建議與回饋後檢討,好進一步完善應變計畫。

 

同時,院內各單位也會每年自行辦理消防演練,依據各單位場域或病人屬性來設計不同情境強化演練重點,使每位員工清楚知道自己在火災發生時的職責,例如誰該負責滅火?誰要負責通報?向誰通報?通報要說明哪些事呢?

讓員工能藉由演練來熟悉應變流程,並於演練結束後藉由討論與分享來強化應變能力。醫院在各單位皆設有緊急疏散設備箱,並放置於明顯位置,每年藉由火災演練,讓員工熟悉如大聲公、指揮棒或頭燈等緊急變器材,使人員在真實的火災情境中能夠快速、準確地使用這些工具。

透過訂定火災應變計畫,使員工知道並快速採取適當的防範措施。針對火災演練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缺失,不斷重複檢視及修訂火災應變計畫,以確保計畫能與實際災害情境接軌。

 

秉持「預防優先」的理念持續不斷強化

成大醫院是成大校園災害發生時最後的避難所,因此維持成大醫院的安全才能達到基本的成大校園醫療安全。

 

成大醫院在火災預防中,將風險評估、教育訓練、應變演練,再到應變計畫的持續檢視修訂都視為關鍵步驟,每一步驟都為了強化員工對火災的防範意識、提升對火災的應對能力,唯有不斷精進防災知識,才能使醫院每位員工遇到火災時,能大幅度的減少損失,進一步保障院內所有病人與員工的安全。也為校園安全盡一份心力。

 

作者資訊

何建良 成大醫院總務室

#火災 #校園防災 #醫院管理
0
0
0
0
3 2
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