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徵文/投稿須知
加入訂閱
/
取消訂閱
夏威夷茂宜島大火 藏在表面之下的問題
張賢龢
去年(2023)8月左右,夏威夷茂宜島(Maui Island)發生森林大火,許多人逃生不及,因而造成大量傷亡。筆者在茂宜島大火發生前,有幸與當地夏威夷大學(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)的教授一起進行調研,並共同發表了一篇文章(Shen et al., 2022)。以下綜合我們的研究,與夏威夷火災後當地防救災的問題,或可為同為島嶼的台灣提出一些借鏡。
夏威夷與茂宜島簡介
夏威夷州係由許多小島組成,首都設在檀香山(Honolulu),位於最大的島嶼Manoa上,位置在加州外海,離美國本島有一段距離,島上物資主要由美國本島運來,直到1959年才加入美國聯邦,成為第50州(最年輕的州)。州政府與地方政府多設在Manoa島上,距離茂宜島不遠,但因陸地並不相鄰,故防災上除了州頒訂的統一政策外,多由各小島自行依據個別狀況,做出相對應的防救災策略。
茂宜島原先係夏威夷王國(加入美國聯邦政府前的統治政權)管理下的首都,當時主要以農業耕作與漁業作為發展主軸。十九世紀初期,美國本土農業公司為了種植獲利較高的果樹,將原生儲水性較佳的樹種連根拔起,埋下了森林大火肆虐的隱憂。更嚴重的是因其四面環海,且土地價格便宜,逐漸有美國本土的影歌星與巨賈前來置產,或開發渡假旅店(Resort)。因而當地許多植覆遭到破壞,改種成迎合度假客的草坪。這些草坪並不耐火隔熱,當地為了保養這些草坪,必須額外澆灌淡水,為了澆水與土地開發便利,許多原本田間的阡陌與自然地貌被剷平,在此次森林火災中,成了大火蔓延的絕佳幫凶。
森林火災特性
森林一經點火後,火焰會在樹梢上跳躍傳遞,故其特性是一經點燃,很快就會全面燃燒。據此在這類火災發生後,除非是明顯的人為縱火,縱火點遺留明顯跡證外,一般來說很難找到起火點,或是明確火流的方向。因而如果沒有設置先期警報系統,當民眾見到火苗自山上冒出時,通常已經太晚,短時間內整片森林就會全面燃燒。此次茂宜島的情況也是如此,因為先期警報失效(或是說收到警示後,當地緊急應變官員沒有發布),故短時間內全面燃燒,致使島上居民與觀光客來不及逃生。
防救災困難
環境特性
除了上述警報發放太晚,居民逃生不及外,茂宜島與其他夏威夷州的小島一樣,都面臨腹地不足的窘境。災害應變最重要的一項策略是疏散避難,受災地點的人群經適當的引導,可以躲在相對安全的地點,待災情趨緩後再離開災區。夏威夷州的各小島面積不大,且多火山與丘陵,因而在逃生上造成了許多不便。如此地理特性造成了基礎建設(例如高速公路或其他避難收容地點)集中在沿海平地,因而即便想要疏散人群,也沒有太多的選擇,如茂宜島此次大火般,當災情影響的範圍過廣,民眾似乎只有跳入海水中待援的選項。
文化特性
前述腹地狹小的問題,造成了夏威夷島上特殊的商業型態,當地人稱為「即時商業型態」(just in time business model),所有大型商家(包含Costco與Walmart等美國本土大型企業),在夏威夷當地都依靠每週一次自加州船運來的貨品交易。這週運來的商品當週賣完,除非客戶有特殊的需求,否則不會儲存備用商品在島上。據此,災害應變的另一項策略「有備無患」在夏威夷難以運行。在筆者的研究中,許多接受訪談的災害管理相關人士均表示,在島上租借倉儲十分昂貴,而且夏威夷各島在過去十年內沒有受到重大災害侵襲,因而島上的人民對額外的災害管理相關投資,例如興建更多收容所或是物資倉儲地點等不感興趣。
政治特性
綜合以上的環境與文化特性,災害管理在夏威夷並不特別受到重視。政治人物對投資災害管理興趣缺缺,一般民眾對災害管理的警覺不足。故而在研究的過程中,常出現許多現實執行面與災害管理計畫內容不相符的情況。例如在夏威夷本島只有一個商用海港,由海港專門交通局(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-Harbor Division)管理,許多災害管理人員均以為海港相關的災害管理事務均由其負責,當我們訪談該局的代表時,該代表說管轄權只限於海港內,連接海港的道路,分由州與地方政府管理與維護,海港中水面上的活動則由美國海岸巡防隊管理。
總結與建議
經歷這次災害,輔以之前的研究,總結有兩方面可以改進。其一是在政治與文化上面,夏威夷或可漸次提升對災害管理的重視。筆者之前的研究係由夏威夷州交通部輔助,起因是全球暖化,海平面上升,故夏威夷各級政府擔憂海岸線遭侵蝕,水位上升後災害管理將更加困難。在茂宜島火災後,我們可以發現不管任何種類的災害都是在處理相似的問題,如民眾疏散避難與儲備救災物資等,因而夏威夷政府或可增加投資在這些基本災害管理功能上,如美國國家應變架構(National Response Framework)中所提的15項應急支援功能(Emergency Support Functions, ESFs)(DHS, 2019),增加未來面對各項災害的救災復原能力。
再者,如要防範下一次大規模森林火災,夏威夷政府或可仿效台灣澎湖市消防局設置「海水消防栓」,在沿岸地區的碼頭邊設置抽水馬達,建置額外消防水源,先將建築物沖濕,減緩火災蔓延的速度。長期來看,茂宜島與其他夏威夷的度假勝地應重新檢視地區規劃,避免所有的土地都被挪用建置為度假村,政府單位亦可保留天然的區劃屏障,或是種植儲水性良好的植物,以減慢森林大火的蔓延速度。
參考文獻
【1】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(DHS). (2019). National response framework. (4th Edition)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fema.gov/sites/default/files/2020-04/NRF_FINALApproved_2011028.pdf
【2】Shen, S., Chang, R., Kim, K., and Julian, M. (2022). Challenges to maintaining disaster relief supply chains in island communities: Disaster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in Honolulu, Hawai’i. Natural Hazards, 114, 1829-1855. doi:10.1007/s11069-022-05449-x
作者資訊
張賢龢 美國安柏瑞德航天大學安全與應急機關管理學系副教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