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洛杉磯大火始末錄

字級

王曉中

甫一進入2025,洛杉磯就以驚天大火起手式揭開帷幕,今年乙巳蛇年陰木陽火,乾柴烈火自是越燒越旺,一發不可收拾,遍地開花,狼煙四起,肆虐半個多月,好不容易週末迎來冬季第一場像樣的雨水,終於可以消停了。這把火燒了四萬英畝(一個半台北),造成28死,近兩萬棟建築焚毀,經濟損失估計高達2500億美金。

 

位於南加州的洛杉磯,年均雨量只有台灣的1/5(300~350公厘),集中在冬季的地中海型氣候,但有特殊地形效應的正月強勁聖安納焚風(Santa Ana Winds),正常情況倒也相安無事,濕冷的季節颳起乾暖的冬風調濟,不正舒適。但加州又有大尺度的聖嬰(El Niño)現象,週期2到7年,現正值乾冷的極端女聖嬰 (La Niña),南加降雨不到往年同期正常的5%,加上一連串人為因素,歷年美國最嚴重的天災原是20年前的Katrina颶風,這次已然直接拱手讓座。

 

洛杉磯大火回顧

話說2025年的第一個星期二

1/7

  • 8:20:因天乾地燥,濕度<20%,風速>30 mph等,洛杉磯發布紅色警告,消防局(LAFD)開始啟動部署消防戒備。
  • 10:20:即時監測鏡頭拍到了Palisades煙霧上升,10分鐘後911接獲通報,Pacific Palisades Drive 南邊起火。
  • 10:48:首批消防隊員抵達火災現場。
  • 11:05:LAFD開始處理行動,大火已燒了10英畝。
  • 11:44: Palisades發出疏散警告。
  • 12:30: 大火爆漲到200英畝[1],火勢完全失控,開始強制執行疏散。
  • 18:18:Cal Fire 通報 Eaton 大火在 Altadena 起火,強風推動下,大片乾燥灌木燒毀,預計災區將迅速擴散蔓燒。
  • 18:26:LAFD召集所有消防員報到。
  • 22:29:Cal Fire 通報 Hurst 大火在 Sylmar 起火,開始疏散。

1/8

  • 早晨:Palisades火災擴大到3000英畝,Eaton火災擴大到1000英畝。
  • 5:00:San Gabriel山脈測到100 mph的風速。
  • 6:15:Sepulveda盆地爆發Woodley火災。
  • 18:00:好萊塢山大火,離山下影城不過兩三英哩,消防隊通宵奮戰,次日上午火勢方得控制住,共燒掉43英畝。

天候持續嚴峻,Palisades已近全毀,且每日都有新生大火。

  • 1/26下午:終於迎來天降甘霖,持續整個週末,大火危機接近尾聲。
  • 1/27 中午:洛杉磯最後兩個社區的疏散令解除。

 

這次燒毀的四萬英畝還不到5年前澳洲大火的1%,更別說世紀初的西伯利亞大火(5,500英畝)。但這次波及到黃金州的精華富人區,最嚴重的Pacific Palisades依山傍水,一大片海景屋,數百萬是基本門檻,還有上億豪宅,短短數日成千上萬棟夷為平地,加州是美國富中之富,科技及人才皆霸鰲頭,面對大火竟如此慘白無力。

 

這次投入超過16000名消防和緊急應變專業人員,除洛杉磯消防局 (LAFD)、加州消防局(CAL FIRE)、加州緊急服務辦公室(Cal OES)、其他地方及州政府相關部門等,加州國民衛隊(National Guard)也支援了2500人,負責維安及交通指揮;聯邦的緊急管理局(FEMA)、森林局、土地管理局、國家公園局等也出動支援;鄰近的內華達、亞利桑那、俄勒岡均派遣消防員和重型設備來協助控制火勢;墨西哥與加拿大也伸出援手,加拿大尤為積極,亞伯特、英屬哥倫比亞、魁北克都派了消防員及消防機,加拿大空軍、海防等也宣布待命支援。

 

這次洛杉磯大火燒出了許多問題,資源不足(經費、人員、設備、用水等)、指揮混亂、協調失靈、計畫不完善、訓練不足、重建經費及心理創傷撫慰等,都是老生常談的通病(川普說的Common Sense),牽涉到國家體制及社會文化等結構性政策面,非三言兩語說得清,災後工作才要開始,可能要多年後才看得到具體的成效,就不多置喙,單就這三週來的應變,談些個人觀察,先說這是場天災抑人禍?

 

人謀不臧管理紊亂

美國是聯邦制,救災基本以各州地方為主,遇事態嚴重,州長有權向聯邦求援,由總統宣布為國家級重災區並調動聯邦資源,同時州長也有權請求軍方支援。但這次看到的多是單位間橫向聯繫,尊重專業是好事,但專業人員往往看得太窄,尤其與不同政治機構及層級打交道,統整調度指揮,多力有未逮,美國也不例外,這次指揮尤為混亂,不少第一線救災人員無所適從,州長及市長的無能,飽受批評,已有人發起罷免連署,川普也下令調查加州財務。

 

火災期間,有高達兩成的消防栓缺水或者水壓不足,導致消防員無法有效撲滅火勢。去年冬雨季後,北加正常,但南加卻極度乾旱,不到正常一成,州長紐森卻未能妥善調配水資源,聯邦補助山林野火經費不當挪用,水資源局則強調民生飲水是重點,消防的極端用水量本就是設計外。

 

加州大力推動性平多元化(DEI)下,只求多元,枉顧專業,新任總統川普已簽署廢除聯邦中的DEI,作為精簡政府第一炮,性別膚色不能凌駕專業能力。面對記者訪問,消防局長強調2025消防預算被砍,難為無米之炊,面對如此大火非戰之罪,但削減只占總預算2%,而且後經追加調整,不減反增了1億2000萬(+14%)。

 

早在元旦,Pacific Palisades東北邊就有火情,當時國家氣象局已提出嚴重警告,洛杉磯已是迫在眉睫一觸即發了,但市長Karen Bass依然出訪迦納,在返國機場上,電視記者問到削減消防預算及救災問題,凝重無語,隨即傳出開除消防局長。

 

這次大火,市長與州長似都在狀況外或是空心菜,面對媒體無具體正面回應,應變過程中,不見積極主動作為。

 

氣候反常、環境惡劣

聖安娜焚風主要發生在1月,約10~25次,每次1~7天,瞬間陣風可高達50 mph,又稱魔鬼風,所過之處盡掃地表物水分,一旦大樹起火,那是東風夜放花千樹,更吹落、星如雨(聖安娜是東風)。那怕微不足道的一粒火星落在易燃屋頂(很多是非瓦質的木片),便足以引燃整棟房屋,這也是為什麼消防隊接到通報後,即令20分鐘內趕到現場,15鐘後依然擴大到10英畝,2小時便完全失控,200英畝一片火海,只能全面社區強制疏散。

 

去年是雨水充沛的聖嬰年,植物尤為茂盛,物極必反,馬上進入極端的乾旱女聖嬰,到處是一片枯黃,庭院澆水亦受限制。加州在環保大纛下,公園森林的一石一木皆受保護列管,遍地枯枝乾草,若無積極整治,無疑是大量堆積燃料炸藥,就待老天隨時一舉來清了。環保口號無限上綱下,很多政策常是扭曲的,加州大力推動電動車、光電、風力等都是全美之首,減碳更是時尚,殊不知一場不到三週的大火,就足以抵銷無數的減碳努力。

 

當人的活動圈與危害區有所區隔時,即令有狀況亦不會有災,而這次最嚴重的Pacific Palisades是風景極佳依山傍水的高級社區,依的正是肇事源頭的州立公園,下山野火來的又快又猛,終釀巨災。

 

水可剋火,但當水資源饋乏,消防栓無水或水壓不足,打火武松也無計可施,何況面對如此迅猛火勢,但憑噴水及消防車,也無濟於事。事發後有人提出,汪洋大海就近在咫尺,但官網的回應是消防設備只能用淡水,而鹹水對環境生態危害太大。但幾天後,加拿大取海水的消防機出現在電視畫面中,當場打臉,消防員手持水喉噴水,杯水車薪越澆越旺,但當消防機成百上千加侖滅火劑傾盆一洩,那可就棋逢對手了(Pick your own size)。以加州之富之先進,除民防外,全美最大的加州國家衛隊,陸海空軍種皆全,加州更有32座軍事基地,居全美之冠,但大火中卻只跑龍套,協助維安及交通指揮。

 

大火常用的防火巷的闢建,以野火的迅猛,再多人力也來不及,當火場炸出滿天火花,強風下,由空中直接飛越過地面的救火工作,瞬間可能就已燒遍了數百公尺。而且這次燒進了富豪社區,但誰願犧牲自己房子當防火巷或回火(Backfiring)對燒[2],消防員也不敢碰,一棟棟的骨牌式淪陷,最後整片社區終成廢墟。

 

再走一遍

這次大火簡單具體事實是,極度乾旱在強勁焚風下,大片社區盡毀,一波未平數波又起,救災人員疲於奔命,更沮喪的是一切努力似徒勞無功,解鈴還需繫鈴人,天降甘霖及時雨終結了這場核戰級巨災。天命不可為,人運可以改?若說可以逆轉穿越回到1月初,結局會不一樣?

 

1/2(四)

氣象局發出洛杉磯火災紅色警告,消防局確認警急狀態,呈報市府,市長取消海外行程,啟動二級應變,坐鎮應變中心;盤點搶救資源,相關單位人員進入警戒候命;密切觀察事態發展,大量起用無人機,加強警戒巡邏;以AI輔助可能情境模擬推演;通報州政府,與州長建起熱線聯繫。上億加侖容量的Santa Ynez 水庫,因維修已抽乾快一年,加上極度乾旱的現況,考慮海水備用應急方案;清查消防用水及設備;所有消防隊員取消休假,全時待命;通知召集各地CERT,準備動員;清除社區附近加強枯乾植,並動用重型機械等。

 

州長啟動應變警戒機制,州政府相關單位進入警戒,通報聯邦相關機構及聯繫軍方,請求必要支援,空軍八架C-130(可攜3000加侖水)待命。成立市、州、聯邦聯合作戰小組,進入備戰狀態。

 

1/7(二)

  • 10:20:即時監測鏡頭拍到Palisades煙霧上升,10分鐘後911接獲通報,Pacific Palisades Drive 南邊起火。
  • 10:48:消防隊員抵達火災現場,
  • 11:05:消防隊控制不住,大火延燒到10英畝;應變中心進入最高級,聯合作戰小組全面啟動。
  • 11:44:Palisades發出疏散警告;配備216加侖Bambi桶的Bell 206輕型直升機飛抵現場,加入救火;兵工署進駐,動用大型重機及爆破建起防火巷隔離帶。
  • 12:00:兵工署協助消防隊架設抽水管線及消防水塘,直接抽取海水因應消防栓水壓不足及救火水源。
  • 12:30: 首架C-130加入救火,兩架AW139中型直升機(450加侖)到場;火勢受抑趨緩,不超過百英畝,但強風下火星狂舞,隨時可能新火再起;海巡隊消防船抵附近海域,協助救火及由海路疏散居民。雖暫時並無迅速擴大跡象,但空氣中濃煙密布夾雜些刺鼻氣味,對健康有相當程度威脅,國民衛隊強制執行大規模有序疏散。
  • 18:18:Cal Fire 通報 Eaton 大火,強風帶動下,大片乾燥灌木燒毀,預計災區將迅速擴散蔓燒。
  • 22:29:Cal Fire 通報 Hurst 大火在 Sylmar 起火,引發疏散。

1/8(三)

  • 早晨:Palisades火災維持100英畝,但Eaton火災擴大到1000英畝;6架LAFD直升機、20架Cal Fire直升機及空軍8架C-130已全部投入救火;災區天空嚴格控管,非官方任務飛行器(包括無人機)一律禁止進入[3];軍方協助地區全面戒嚴,特別防止縱火、搶劫、偷竊等犯罪;特斯拉皮卡建起星鏈現場網路。
  • 5:00:San Gabriel山脈測到100 mph的陣風。

1/9(四)天氣依然嚴峻,消防員繼續奮戰遍地開花的火災,墨西哥、加拿大及鄰州各地支援隊也陸續抵達。

1/11(六) 至此,共計墨西哥72架及加拿大60架消防機投入了救火。

1/13(一)Palisades基本上已不再擴大,但氣象預測仍是紅色警戒值,死灰復燃機率很大,應變中心持續保持高度警戒。

1/10-16 分別又爆出了 Hurst, Lidia, Archer, Woodley, Sunset, Kenneth, Auto 大火。雖是遍地開花狼煙四起,且各地夥伴及設備不斷加入,救火團隊日益成型完整,調度運作漸入佳境,已能慢慢掌握節奏。

1/21(二)兩週了,大洛杉磯仍是一大片紅色極端警戒,南邊的聖地牙哥又接連爆出了Lilac、Pala及 Riverview大火。

1/26(六)下午,天降甘霖,持續整個週末,大火危機接近尾聲。

1/27(日)中午:洛杉磯最後兩個社區的疏散令解除。

 

美國建國兩百多年以來,防災的思維架構在一次次巨災慘痛教訓後螺旋調整前進,上次大修已是20年前的Katrina颶風,不但全新法案出籠,也大幅改造聯邦FEMA。2024年秋,Helena颶風才重創東岸600億,幾個月後西岸洛城又捅出2500億,相互輝印,川普已揚言要廢除庸庸碌碌無所作為的FEMA,狂人政治旋風下,沒幾人會信公家是鐵飯碗,欲知後事如何,且看後續新法案及政府改造吧!

 

[1] 200英畝等於81公頃,比成大的成功校區加光復校區還大。

[2] 防火巷或回火都是遏阻山林大火常用的手段。

[3] 實際情形是:可取海水的魁北克CL-415第三天就到了洛杉磯,可竟跟無人機相撞受損,航管立時全面禁止飛行徹查原因,白白浪費搶救大火的寶貴先機。

 

作者資訊

王曉中 成功大學自然災害減災及管理國際碩士學位學程兼任教授

#森林火災 #洛杉磯大火 #2025年
0
0
0
0
4 6
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