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徵文/投稿須知
加入訂閱
/
取消訂閱
台南市登革熱防治經驗
李翠鳳
2015及2023疫情概述及原因分析
2015及2023年登革熱疫情來襲,是南市近年來面臨最嚴峻的挑戰。
登革熱不同於SARS或新冠肺炎等疾病,屬於人傳人之傳染病,而是透過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病媒蚊的叮咬而傳染。登革熱是否流行與國際疫情、病毒型別、天候異常息息相關,2015及2023年氣候都出現聖嬰現象,天氣乾旱民眾儲水加上後續暴雨,環境有利於病媒生長。
2020年開始因新冠肺炎,邊境管制,至2023年初邊境開放,國人開始旅遊,加上登革熱臨床上診斷易與新冠肺炎混淆,整體挑戰非常嚴峻。根據疾病管制署研究顯示,推估一隻埃及斑蚊雌蚊一生,在最適狀況及周遭高密度族群下,30天內可傳播登革病毒84人。
面對大規模的疫情來襲,市府依據疾病管制署頒訂之工作指引,以「清除孳生源為主、化學防治為輔」方式防治,並接受疾管署的指導及配合相關防疫作為,依循標準作業程序進行各項防疫工作。
2015年當時報載專家預測以疫情趨勢走向來看,預估病例將超過5萬例,然透過中央及地方的合作、市府民眾總動員及專家的協助等,由流行病學趨勢圖來看,疫情終結於2萬例。而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及學者專家之意見分析,2015及2023年南市登革熱疫情嚴峻的原因如下:
【全球爆發登革熱大流行】
氣候變遷全球暖化造成超級聖嬰現象為主要原因。據統計聖嬰現象約每 2 至 5 年發生一次,依中央氣象局的預測,2015年夏季開始至2016年春季的聖嬰現象是 18 年來最強的一次,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(NOAA),已在2023年6月宣布聖嬰年來臨,預計將持續到 2024 年。(參見疾管署 2015.10.06 新聞稿及Newtalk新聞2023.11.02)。
【2015年台南市面臨 10 餘年來最嚴重的乾旱】
1至4月降雨少;經濟部水利署指出,南部2023年的旱情可能比過去的「百年大旱」時更加嚴重,乾旱導致民眾儲水,孳生孑孓的機會大增。
【2015年入夏後雨勢不斷】
5至8月降雨天數達47天,且多連續降雨,2個颱風來襲:蘇迪勒颱風及杜鵑颱風;2023年4個侵台颱風,包括杜蘇芮、卡努、海葵、小犬颱風。豐沛雨量加上夏季高溫,適合病媒蚊繁殖,每次雨後即需清理積水,防疫工作面臨極大挑戰。
【2015年南市流行的是境外移入的新印尼病毒株,以往較不常見】
過去台南未曾流行第二型,民眾多無抗體、免疫力低,不僅社區傳染力強,加上症狀屬非典型的嘔吐及腹瀉,與過去發燒、痠痛不同,醫師較難以診斷。而2023年流行的是境外移入的泰國第一型病毒株,症狀不明顯亦較難以診斷。
【東南亞國家疫情嚴重】
2015及2023年國際疫情分析,東南亞國家包括菲律賓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泰國、印度等均十分嚴重(詳見疾管署網站)。
重點防治策略
有鑑於氣候暖化加重防疫困難度,市府考量登革熱防治非原本一個局的防治規模所能應對,故於2016年成立登革熱防治中心,下設5組。
2023年考量社區動員的重要,增加社區動員組,並將中心主任層級由衛生局局長,提升至市府副秘書長。以2大目標:(1)低病例數、低死亡率,(2)健康城市、美麗家園;以及7大策略來防治,策略如下:
一、組織再造,齊心防疫
新增社區動員組,結合區公所、里幹事、里鄰長與防疫志工,積極推動社區環境整頓與管理等登革熱防治工作,於疫情發生能立即啟動社區動員機制,進行環境孳生源清除,防堵疫情擴散。
招聘監測人力,派駐高風險區執行孳生源清除及衛教宣導等防治工作。每日召開登革熱疫情討論會議及每週召開組長工作會議,如有NS1快篩陽性之個案,將召集轄區區公所、衛生所等有關單位與會,以共同執行各項防治措施。
每月召開登革熱防治跨局處工作小組會議及37區衛生所聯繫會議,分析登革熱疫情並協調各局處、區公所等機關,落實登革熱防治工作。另定期參加行政院重要蚊媒傳染病防治會議、國衛院聯繫會議。
二、超前部署,料敵從寬
為持續強化通報,找出社區隱藏病例,113年4月起推動定點醫師監測計畫,透過107家診所進行疑似病例監測。另為提升基層診所登革熱通報量能及意願,辦理「113年登革熱NS1抗原快速診斷試劑」獎勵計畫。
三、即時化噴,殲滅病媒
以煙霧壓罐化學防治方式控制/滅絕病媒蚊的孳生。今年(113年),針對單一確診個案採以氣霧式噴霧罐取代熱煙霧機化學防治,其防治效果亦經國衛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測試後,顯示防治結果等同於熱煙霧機進行空間噴灑,目前民眾普遍配合度佳,不需要過度包裹防護,即能達到消滅病媒蚊數量,降低登革熱疫情擴散風險。
四、強力孳清,區域聯防
於高風險區布設3,252個誘卵桶,每週監測病媒蚊密度,依監測結果機動調整高風險區孳清規劃。
辦理公部門天溝防治計畫及啟動天溝防治月計畫,召開專家諮詢、研商及管理會議,製作350支天溝探測棒,提供288里防疫志工隊使用,每週巡查並及時疏通天溝避免阻塞,落實清除隱藏的孳生源,遏阻疫情媒介及散播,守護市民健康。
另針對志工辦理113年台南市政府登革熱防治動員獎勵計畫,除給予及時獎勵也辦理標竿觀摩活動。
五、即時示警,強力執法
公告「台南市登革熱/屈公病防疫措施」,公告執行期間,採取衛教宣導及裁罰併行,持續宣導民眾主動清除場所之登革熱病媒蚊孳生源;場所如經經稽查人員發現病媒蚊孳生源,則有違傳染病防治法相關規定,將逕依法開立舉發單並依法處分,無改善期。
六、多向廣宣,提升識能
辦理登革熱防治衛生教育宣導,含社區、記者會、校園、工地、志工及外籍移工等,衛教民眾落實巡、倒、清、刷。成立防疫志工隊414隊,執行病媒孳生源巡查及衛教宣導。提供新聞處11部宣導影片,透過電子看板、數位電視牆撥放,另提供公共運輸處於候車亭及智慧站牌撥放登革熱宣導資訊。另每週發布新聞稿,發布疫情資訊,衛教本市各項登革熱防治政策。
七、物資整備,有備無患
建立線上物資統計表,每月由37區衛生所鍵入庫存物資,並提會討論,設立閾值進行採購。
結語
台南市面臨2015及2023年的疫情挑戰,市府傾盡所有人力及物資,防疫總動員來確保民眾的健康安全,過程中結合中央疾病管制署及蚊媒專家,有限的資源下進行有效的防治。
台南市是埃及斑蚊流行區,而防治沒有捷徑及撇步,市府對登革熱防疫之準備工作,自縣市合併起已建立慣例於驚蟄前須全面啟動,且從未鬆懈,市府例行性辦理跨局處會議,配合國家清潔週,要求各局處確實清除登革熱孳生源,清除瓶罐等積水容器,避免病媒蚊孳生。另外,更要求各區公所結合里(鄰)長及社區環保志工對自家環境的孳生源有系統的進行孳清工作,確保登革熱的防疫產生效果。
市府秉持「防疫視同作戰」的精神,要求各區公所須全體總動員,結合環保志工、防疫志工落實孳清工作,嚴格監控布式指數,並以科學方法及標準作業程序進行登革熱防治工作。
作者資訊
李翠鳳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